2024,谁在地铁重金投放广告宣传?
在上海的地铁里,一道奇特的风景吸引了众多乘客的目光。
“巨型的蔬菜广告牌”,这不是什么菜市场,而是地铁广告的新玩法。白菜、牛奶、可颂,这些日常商品被放大了数倍,与地铁的柱子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种巨型化+谐音文案的广告策略,无疑在视觉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与传统的地铁大屏广告相比,这种异形广告牌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实际上,地铁广告的创意不仅仅体现在巨型化上。许多品牌已经开始在地铁柱子上做文章,将其变成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广告媒介。比如,每日橄清饮料品牌就将地铁柱子改造成了清新的橄榄树,与产品的形象完美契合。
这种地铁广告的创意不仅在国内流行,日本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宣传一部漫改日剧,日本广告方曾在新宿站打造了一排男主角形象的柱子巨人。这种打破常规的广告形式,让人们在忙碌的地铁行程中也能感受到一丝趣味。
地铁作为人流量巨大的公共场所,其广告价值不言而喻,而如何打破常规,让地铁广告变得更有吸引力,是每一个品牌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些年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广告魔法
在繁忙的都市中,地铁如同城市的生命线,承载着无数上班族的梦想与期待。每天早晚高峰,人潮涌动,而地铁中的广告,则成为这流动画卷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重庆地铁站内,一组3D立体广告引人注目,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立体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而在北京,造作家居品牌的地铁广告则主打“场景营销”。在换乘通道和车厢内,造作的产品成为焦点,其精致的家具展示了中国新中产的“精致家居生活”理念。
这种将产品直接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与此同时,北京地铁一号线被《Fate/Grand Order》手游全面包围。当列车缓缓驶入车站,仿佛带领乘客进入了一个二次元的世界。这并非二次元文化首次与地铁广告结合,此前《银魂》等作品也曾在地铁中留下足迹。
这些广告不仅展示了产品的特色,更在无形中拉近了与目标受众的距离。
然而,单纯的平面广告已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实体的3D广告应运而生,为地铁广告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国外的地铁广告在创意和大胆方面走得更远,为国内广告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地铁广告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为什么是地铁?
为什么这么多的公司现在更喜欢投放地铁广告呢?
地铁,这座城市的生命线,每天都承载着数以万计的乘客。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职业和收入,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城市中最具消费力的人群。
据数据显示,地铁人群中有高达64.7%的乘客是“三高”人群,即高收入、高素质、高职业。他们的月均收入达到了8399.7元,78.1%的乘客受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而51.5%的乘客从事的是高端职业。
这样的一个人群,无疑是广告主们眼中的香饽饽。
地铁广告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告主的青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铁广告的投放优势。
地铁网络四通八达,几乎覆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使得地铁广告的辐射面非常广,广告的到达率也随之提高。当乘客走进地铁站,无论是等车还是乘车,地铁广告都能近距离地接触到他们,给他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地铁广告还具有最佳的视距和视角,能够完整地将品牌信息传递给乘客。
此外,地铁广告还可以根据乘客的必经点位进行针对性投放,精准地覆盖目标站点,使得广告效果更加显著。
不仅如此,地铁广告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无论是超大面积的广告牌,还是创意十足的互动媒体,都能在地铁空间内得到完美地展现。这使得品牌信息能够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乘客面前,提高乘客对品牌的关注度和记忆度。
除了以上这些优势外,地铁广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那就是它与互联网传播的互补与联动。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线上广告的竞争非常激烈,展现时间短且不固定,这使得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将目光转向线下广告媒体,特别是地铁广告。
地铁广告与互联网传播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互补与联动,不仅能够扩大品牌的传播面,还能提高品牌的话题性和病毒行销力。当地铁广告与线上活动相结合时,更能够演绎出真正的场景之美,形成品牌协同和竞合力,达到真正的广告效果,实现品销合一。
那么,为什么地铁广告能够成为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优质媒体之一呢?这背后离不开地铁广告所拥有的巨大场景行销力。
地铁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其覆盖的人群形成了一个价值流量池。这些人群对新事物新观念更容易接受,是社会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利用地铁空间营造与品牌相关的场景,给予消费者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能够吸引路过消费者的目光,也能够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引发舆论,形成线上的二次和多次传播,真正实现场景行销力的闭环。
在这个过程中,地铁广告通过新颖有趣的创意,不断提高品牌声量,建立品牌年轻化的形象,使得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让地铁广告行业轻而易举地聚焦大量的注意力,逐渐成为城市中最不可缺少的优质媒体。
地铁广告“百变投放方式”
在这个繁忙的都市,地铁如同城市的生命线,每天搭载着数以万计的乘客穿梭在城市的地下。对于广告主来说,地铁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投放方式。
那么,常见的地铁广告形式有哪些?地铁里的广告又是如何收费的呢?
地铁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首先,我们来看看灯箱广告。作为地铁中最为重要的媒体形式之一,地铁灯箱广告以其大尺寸和多样化的种类在地铁站内覆盖率高。从进出站到候车,乘客们总能在进出口通道、站厅、候车处看到各式各样的灯箱广告。
对于想要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广告主来说,灯箱广告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那些巨幅的品牌海报,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效地树立品牌形象。
除了灯箱广告,站台门贴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铁广告形式。当人们在候车之时,站台屏蔽门上的贴面广告就会映入眼帘。由于候车处是人们在地铁站内一定会出现的位置,因此在这个位置投放门贴广告具有受众群体大、投放时间长的优势。如果配合灯箱广告一起投放,更能够烘托出品牌效应,让乘客对广告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当然,地铁广告的形式远不止这些。
现在经常会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地铁车厢文化出现,这些将品牌文化加载到地铁车厢的广告就是包车广告。广告主可以选择内包车、超级内包和内外车全包等多种形式。在车厢内驻留时间最久的乘客群体对于这类广告的曝光效果最好。在此期间,乘客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记忆广告内容,除了手机之外无其他干扰因素,是广告主进行品牌传播和信息传递的极佳媒体。
此外,在地铁站内还有许多柱状存在,这些柱子也成了广告投放的热门位置。在这些柱子上张贴广告海报不仅受众多、展示效果好,而且创意型的海报更能给乘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广告主提升品牌形象来说非常有帮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铁广告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现在不仅有全天候存在的广告形式,更有能够伴随地铁车厢出现而显示的多媒体数字广告。这类广告操作简单、更换快速,只需要通过外联数字媒体就可以操控广告内容的变更。对于广告主来说,从确定到投放的时间大幅缩短,能够更快速地将广告呈现给受众群体。
那么,面对如此多的地铁广告形式,广告主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呢?
这需要根据自身的媒介策略、广告类型和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广告主的媒介策略是用较低的千人成本实现大范围的覆盖,那么可以考虑灯箱套装媒体、地铁移动电视、地铁列车媒体等;
如果广告主想要对重点区域实现强化传播,则需要寻找拥有人流优势的地铁站并投放重磅媒体如站厅连装灯箱、主题站、品牌墙等。
同时,在选择广告形式时还需要考虑受众群体的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因素,以确保广告能够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并取得最佳效果。
当然,在选择地铁广告形式的同时,广告主也需要对地铁广告的收费标准有所了解。地铁广告的收费标准通常根据广告形式、投放位置、投放时间等多个因素来确定。
以北京地铁为例,12封灯箱广告的收费标准,按照地铁站点级别和投放周期来计算;4/6封灯箱/海报的收费标准也是如此;内外屏蔽门贴的收费标准,则根据地铁线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内包车广告的收费标准,则是按照列车数量和投放周期来计算。
因此,广告主在投放地铁广告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广告形式和投放方案,以确保投放效果的最大化。
除了具体的收费标准和投放策略之外,广告主还需要关注地铁广告的效果评估问题。在投放地铁广告之后,广告主需要对广告效果进行定期的跟踪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投放策略和优化广告效果。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广告的曝光量、受众反应、转化率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为下一轮的广告投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地铁广告之所以能够受到越来越多公司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人群覆盖能力、传播力、互动性和场景行销力。
这些优势使得地铁广告成为一种高效、精准、有趣的品牌传播方式,也成了越来越多公司的首选投放媒体。
未来随着地铁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铁广告还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为品牌传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当然,地铁广告作为城市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但广告主在选择地铁广告形式和投放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还需要对地铁广告的收费标准和效果评估问题有所了解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地铁广告将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为城市的发展和品牌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 | 李佳蔓
整理 | 鲲媒界
声明 | 本文为「鲲媒界」原创内容,图源于网络